村网通总站 柏桥村 wubaoxin.nync.com 欢迎您!
柏桥村有18条自然村,975户,3827人,以自然村为单位划分18个安全文明小区,每个小区设一个报警点。安全文明小区覆盖率达100%;辖区内18条自然村,83%已建好了硬底化公路,纵横交错,四通八达,交通十分便利,98%农户住上了“荔枝楼”;2002年全村社会总产值8665万元,人均收入8323元。
柏桥村特色农业是荔枝产业,以荔枝为主导产品。荔枝是柏桥村的经济支柱,搞活流通,保证群众的荔枝畅销,是群众增收的有力保证。为此,村党支部带头组织各购销商筹资55万元建起荔枝的购销中心和荔枝销售广场,搞好荔枝流通服务,营造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,使荔枝走向产业化经营。
围绕农业办工业,突出办好农产品深加工业,大力发展农村民营企业,兴办了一批生产加工业,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,缓解该村劳动就业压力,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中去。另外,该村党支部倡导农民投资兴办中小型企业,发展了一批皮革加工、针织加工等产业,同时,该村也不忘发展养殖业,全村共有300头以上的猪场1个,100头以上的猪场8个,1000只以上鸡场2个,年出栏生猪可达5200头,三鸟21.7万只,走农业、工业相结合的道路,大大拓展了农民的增收渠道,带动广大村民致富奔康。该村是一个代表着中国改革开放后,群众依靠科技生产发展起来的新农村。
村景
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面,通过加大投资力度,扩大实施规模,充实建设内容,取得明显的进展,如在农用水利基本建设、农村能源和公路建设、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建设上都有新进展。开展以泥房改造、改厨、改厕、改厩等村庄环境整治,进行饮用水安全达标、环境卫生整治,一改以往“脏、乱、差”形象,使村容村貌发生新的变化,呈现一派新农村气息的现代化村庄。另外,在省团委及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,该村已建立信息直通车平台,为农民带来了农业信息,提高了技术应用范围,加快了农村信息化建设。
在柏桥村,体制建设得以实施。农村税费的改革,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,提高村民的劳动积极性,村民热情高涨,搞好农民生产。同时,村级实行村民自治管理,村委会内设机构和人员得予精简,村委会职能得到转变,健全了村委会管理制度,严格执行政务,财务管理,村债务不再增加,建立了农村民主管理新体制。
位于柏桥村贡园荔枝,是优良荔枝品种白糖罂荔枝的种植园,总面积约80亩,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了。该贡园是粤西地区现存最古老的荔园,园内古荔丛生,形态各异,这些古树的树龄多有500年以上,主干已部分腐朽,中空成洞,根部萌生新芽,几代同堂,相映成趣,极具观赏价值,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荔枝博物馆,也是中外闻名的“贡园”!这里早在秦末时期就开始有规模地开始种荔枝了。荔枝贡园由何姓六世祖开始接管经营后,今已传到21世,这里种植的荔枝品种有白糖罂、白腊、黑叶、桂味、三月红、糯米糍等,尤以白糖罂为胜。它果大核小,色艳皮薄;肉质爽脆,味道清甜,甜而不腻,留香持久。
过去历朝都把这里的荔枝作为岭南佳果上送朝廷,因此这个荔枝园便称为“贡园”。高力士是唐代朝廷宦官和重臣,任知内侍省事,在皇帝玄宗身边工作。他是潘州人(今高州人),深知高州各种荔枝的优劣。他是皇帝的近臣,也知道皇帝及宫妃们的不同胃口和饮食爱好。正因为高力士的特殊背景,故他向杨贵妃娘娘推介家乡岭南佳果荔枝,并献上荔枝保鲜和驿马相传的妙计。自此,皇帝每年都派人到潘州(今高州)监摘荔枝送回长安。故清代两广总督阮元有诗曰:“新歌初谱荔枝香,岂独杨妃带笑尝;应是殿前高力士,最将风味念家乡。”相传,高力士曾亲临贡园监摘荔枝送回长安献与唐玄宗与杨贵妃。唐代诗人杜牧有诗: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。妃子即是杨贵妃。当时描绘的就是千里送贡品荔枝的情景。